當前位置: 首頁 > 我要自學 > 學歷提升

蘭州大學歷史,張雪峰對蘭州大學評價

  • 學歷提升
  • 2023-05-23
目錄
  • 張雪峰對蘭州大學評價
  • 蘭州大學輝煌歷史
  • 曾經的蘭州大學有多牛
  • 4所垃圾985
  • 蘭州大學博士歷史錄取

  • 張雪峰對蘭州大學評價

    蘭州大學的歷史可以追述到1889年之“學吏局”。然而1909年成立之“甘肅法政學堂”開始按照現代大學模式設置系科,故被認為蘭州大學建校之始。

    1909年,“甘肅法政學堂”成立。

    1913年,革命之后,學校改名“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長蔡大愚。

    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

    1931年2月,時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國各地除廣東中山大學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蘭州大學遂更名甘肅大學。

    1931年5月,更名為“省立甘肅學院”。

    1944年3月,改為國立。

    1946年,在原基礎上成立“國立蘭州大學”,由教育部委任辛樹幟籌辦,并為校長。上任之前,辛校長先赴全國四處網羅人才、圖書、設備,奠定了今日蘭州大學系科基礎。其所募圖書,數量超過當時甘肅圖書館,歷史學家顧頡剛贊譽:“卓然西北巨藏矣”。

    1949年,蘭州解放。辛樹幟校長率蘭州大學迎接解放,蘭州大學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國各地學校一律丟掉居首的“國立”、“省立”等字樣,國立蘭州大學更為蘭州大學,沿用至今。

    1952年,院系調整中,蘭州大學俄文、英文、少數民族語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藝術學院文學系并入。被確立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1954年,醫學系分出,成立蘭州醫學院。

    1959年,原北大副校長、黨委書記江隆基奉調入主蘭州大學,成為校長。江隆基校長對蘭州大學的發展,起了深遠的作用。江校長治校,關愛師生,保護同事,即使餓著肚子,也以學術研究、教學為重。蘭大樸素向學之風,江校長十成八九。 1965年,南開大學核物理系、放化專業并入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

    1996年首批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成為國家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高校。

    2001年,進入“985工程”建設行列,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簽訂省部重點共建協議,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支持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高校之一。

    2002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并入蘭州大學。

    2004年11月18日,蘭州醫學院重新并入蘭州大學,學校的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

    蘭州大學輝煌歷史

    一、發展沿革

    1946年,蘭州大學歷史系正式成立。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史念海等人當時曾在系內執教。解放后,歷史系蓬勃發展,先后有趙儷生、張孟倫、李天祜等一批著名學者在我系工作,經過老一代的艱辛努力,奠定了歷史系在全國學術界的地位,同時,也開創了“吃苦耐勞,嚴謹求實”的系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歷史系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恢復和進一步發展,師資力量不斷補充壯大,一大批中青年學術骨干開始嶄露頭腳;1981年,專門史、世界近現代史、史學史、世界地區史、國別史碩士點正式批準招生,標志著歷史系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開始。世界史本科專業的招生,成人教育的開展,使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科研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歷史系的發展又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歷史文獻學(1984年)、民族學(1986年)、中國近現代史(1986年)等碩士點陸續獲準招生,1990年民族學博士點申報成功,表明我系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方面有了重大的發展。1995年,申報游管理本科專業成功,為長線專業挖掘潛力,加強社會應用學科的理論研究開辟了一條新路子。特別是1995年1月,申報首批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獲得成功,1998年申報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點成功,1999年申報教育部歷史文獻學文科研究基地成功,2000年申報教育部西北少數民族重點研究基地成功,標志著歷史系的學科建設有了重大發展,各項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二、發展現狀

    目前,作為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和教育部民族學、歷史文獻學科研基地布點單位,歷史系是我校集教學、科研為一體的歷史學科綜合群體。除歷史系外,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敦煌研究所、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中亞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均掛靠于歷史學系。本系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現共有教師34人,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高職比率達64.7%;有博士生導師9名(兼職5名),碩士生導師20名;中青年教師中碩士達72%,博士達12%;教師在全國性學術團體任常務理事以上職務者8人,有1人為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目前,基地教師隊伍的整體建設在學校文科各系中居于領先地位。

    本系現設有歷史學、世界史、民族學三個本科專業,有民族學、歷史文獻學兩個博士點,民族學、中國古代史(1996年)、史學史、歷史文獻學、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中國少數民族史(1998年)等7個碩士點;有教研室、研究室12個?,F有在校本科生354人,研究生115人(博士33人,碩士82人),還有研修生90余人,大專學生90人。1977年以來歷史系共培養本科生近2000名,培養研究生300多名。

    本系基礎設施齊全,學習條件優越。設有大型資料室(藏書25655種,73475冊,中外報刊585種,現刊279種),并較早建立起了先進的圖書微機檢索;專門設有基地班閱覽室,內置新購圖書3500余冊。計算機室擁有微機50臺,所有局域網中的微機均可進入互聯網進行資料查詢;電子閱覽室有“紫光”鏡像服務器一臺,可供多人同時共享網絡資源。共擁有電化教學設備共70余臺(件),其中微機60臺,教學設備新增量在50%以上。還設有文物陳列室(有各類文物3000余件);并創辦有《西北史地》、《敦煌學輯刊》等國內外發行的學術刊物。學生會另主辦有《史學縱橫》、《九色鹿》等頗具特色的系刊。

    長期以來,歷史系堅持“三個面向”的教育指導方針,深入進行教學改革。在抓好主干課質量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三語”(古漢語、外語、計算機語言)能力的提高,采用參考書目、主干課題庫、電化教學等手段全面加強教學工作,引入激勵機制注意激發師生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并組織、資助教師編寫出版了《世界通史》、《外國史學史》、《中國歷史文選》、《當代中國與世界》等一批高質量教材。經過努力,我系“強化基礎,因材施教,重視科研。

    講求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已基本形成,教書育人,成績斐然。1995年以來,我系有多名教師榮獲省、市、校級教學優秀成果獎;1人榮獲甘肅省優秀教師稱號,2人被授予全?!睅煹聵吮?,4人榮獲寶鋼教育獎,1996年,我系集體榮獲甘肅省教育最高獎—”園丁獎“,2000年,1人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并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近年來,我系學生四、六級外語過關率、考研率均名列全校前茅(基地班考研率達35%以上),有30多位同學榮獲”趙儷生獎學金“(由系友王瑞琴捐資10萬元設立)、”真善美獎學金“(由臺胞曾憲章博士捐資6萬元設立)。1995年我系學生獲蘭大五項基本技能比賽第一名;1997年在全省迎香港回歸演講賽中榮獲第二名;1998年榮獲中國教育記協”97香港:百年圓夢“征文比賽一等獎,1999——2000年,在全國基地”史學新秀獎“論文評比中獲一、二、三等獎,另榮獲了第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2000年基地學生又榮獲第二屆”史學新秀獎“二等獎和寶鋼優秀學生獎。此外,基地學生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發表文章400余篇。

    在科學研究方面,歷史系教師以解決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促進學科全面發展為主要方向,堅持“作西部文章,創國內一流”的思路,團結協作,埋頭苦干,在民族學、敦煌學、西北地方史、俄國中亞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優勢。1978年以來,我系教師出版各類著作130余部,發表論文3000余篇,獲得國家級基金20余項,部委、省市及其它項目30余項。榮獲國家級、部委級各類成果獎50余項,其中《西北災荒史》榮獲1994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西北少數民族史》榮獲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闊端與薩班涼州會談》榮獲1998年度第11屆中國圖書獎,1999年第七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1999年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充分顯示了我們蘭州大學歷史系的科研水平和整體實力。

    曾經的蘭州大學有多牛

    您好,很榮幸能為您解答,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見諒!

    蘭大歷史還行,不是特別難考噢~主要是有個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貌似是個很強的博士點,喜歡民族學的可以考慮。本科應該還在偏遠的榆中校區,但環境與教學設備挺好。研究生的話在市區一分部,是個靜謐的所在,校園里花很多,尤其是丁香花。

    如果你非要選蘭州大學的文科的話,新聞院還可以考慮,起碼畢業后可就業的媒體比較多,只要你能做好當記者吃苦的心理準備。當然,新聞院不能和以前相比了,走了一批好老師。蘭大重理輕文,文科普遍偏弱。歷史本科也一般。

    希望我的答案對您有所幫助,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4所垃圾985

    和初試時看的書目一樣,筆試主要考歷史基礎知識和相關的理論(歷史研究方法等知識),面試主要是問一些關于報考研究方向相關的歷史問題的看法。如果你報考古代史復試只看古代史方面的。報考研究方向就看什么書的原則。 《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歷史文選》、《世界近代史》、

    《世界現代史》

    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史》(上、中、下),朱紹侯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代史》,李侃主編,中華書局;

    《中國現代史》(上、下),王檜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選》(上、下),汪受寬、高偉主編,甘肅文化出版社

    世界近現代史《世界史》近代史編上、下卷,現代史上卷,吳于廑、齊世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古學通論《考古學通論》,杜斗成,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

    博物館學通論《中國博物館學基礎》,王宏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蘭州大學博士歷史錄取

    我今年被蘭大錄取了。首先初試的知識還是要記的,但本專業的專著一定要多看,無論考什么方向,中國史的大家代表作要多了解,記住書名、作者和大概內容。國外學者一些出名的文章、著作也多涉獵一些。要給老師留一個博學、善于思考的印象。祝你成功!

    猜你喜歡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