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22全國乙卷語文試題及答案 2022高考語文一卷真題電子版 2022年高考語文作文 2022年高考語文試題 2022全國甲卷《紅樓夢》作文
2022語文核心素養四個方面如下:
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 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 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或氏指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核心素養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從四個方面凸顯文化自信:
一、新課標希望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及作品的獨特價值這一過程當中,熱愛國家通用語 言文字,在認識豐厚博大的中華文化過程中,能夠熱愛國家語言文字。二、在文 化自信中,培養學生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 化。
三、對于當代文化,要求學生關心社會文化生活,并積極地與文化活動。四、 對于外國文化,特別是其他國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和借鑒, 感受多樣精彩的世界文化,開闊文化的視野,吸收文化精華。
第二是語言運用方面,強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能夠積累語感和個體語 言經驗。通過積累、梳理和整合的過程,不斷地獲得良好的語感。了解國家通用 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形成個體語言經驗。
還強調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能具有正確、規范地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感受語 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產生深厚情感。
第三是思維能力,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 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五個方面。
二是說明了思維的五個品質。最后是培核和養學生崇尚真知、探索創新的精神,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他們崇尚真知、敢于探索創新、積極思考的習慣。
最后一點是審美創造,也包括三點,第一是讓學生感受、衫配理解、欣賞、 評價語言文字及其作品,從而能夠獲得豐富的審美經驗。
在此基礎上,培養感受美、發現美,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最后就是形成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正確的審美觀念,涵養高雅情趣。
四個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在新課標里也有著明確的闡釋。課標里有一段話描述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系、語言和審美之間的關系、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
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審美、文化都是以語言運用為基礎的,也就是學生 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都是以語言運用作為基礎的。
新增的核心素養也帶動著教與學的變革,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立足真實的語文情境、統整的學習主題、典型的實踐活動。
語文考試中,想必最讓各位考生頭疼的就是古詩文的背誦了吧,不管是初中學還是高中學的,都在考試范圍內。本期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高考語文背誦篇目、六十四篇高考必備古詩文,各位考生可參照復習。
一、2022年高考語文背誦篇目
高考語文各省要求的背誦篇目是不一樣的,以廣東省為例:
廣東省2021年首次實行新高考,2019年入學的同學將在2022年參加高考,同樣是新高考。
2022年高考的廣東考生 適用于“第三批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即用的是舊教材,參加的是新高考, 背誦篇目依然是64篇 ,包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7-9年級推薦篇目50篇和高中課程標準(實驗版)推薦篇目14篇,這些篇目來源于《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說明》。
各省2022年高考語文背誦篇目數量如下:
河北、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64篇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58篇
遼寧:60篇
此外在2021年安徽、黑龍江、甘肅、吉林、江西、吉林、貴州等6省份也將從2021秋季入學開始實行新高考,即2024年首次新高考,所以這些省份2022屆的考生仍然是分文理科,可以按照以前的要求去復習。
二、六十四篇高考必背古詩文
適用于河北、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個2021年首次實行新高考的省份。六十四篇高考必背古詩文中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高中十四篇
1.《勸學》 荀子
2.《逍遙游》莊子
3.《師說》韓愈
4.《阿房宮賦》杜牧
5.《赤壁賦》蘇軾
6.《詩經·氓》
7.《蜀道難》李白
8.《登高》杜甫
9.《琵琶行》
10.《錦瑟》李商隱
11.《虞美人》李煜
12.《念奴嬌》蘇軾
13.《永遇樂》辛棄疾
14.《離騷》(節選)屈原
第二部分:初中五十篇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曹劌論戰》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6.《出師表》諸葛亮
7.《桃花源記》陶潛
8.《三峽》酈道元
9.《馬說》韓愈
10.《陋室銘》劉禹錫
11.《小石潭記》柳宗元
12.《岳陽樓記》范仲淹
13.《醉翁亭記》歐陽修
14.《愛蓮說》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17.《關雎》
18.《蒹葭》
19.《觀滄?!凡懿?/p>
20.《飲酒》陶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3.《使至塞上》王維
25.《行路難》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首)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32.《觀刈麥》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李賀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隱
38.《無題》李商隱
39.《相見歡》李煜
40.《漁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飛來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44.《水調歌頭》蘇軾
45.《游山西村》陸游
46.《破陣子》辛棄疾
47.《過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50.《己亥雜詩》龔自珍
2022年高茄衫毀考語文共有四顫備面:客觀題(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閱讀理解(題型包括:短文理塌亂解、故事理解、文言文理解)、作文和古詩文鑒賞。
2022年高考語文在6月7號拉上了帷幕。有一個話題豎襪高居不下,就是全國高考甲卷的語文作文難度引人爭議。所以今年的題難不難呢?給予肯定能回答——難。對比前兩年的高考題,今年的高考題確實比較難。且不說作文,光是題型變化就讓無數考生叫苦連連余咐激。
我們下面來今年的重頭戲,全國高考甲卷作文主題《紅樓夢》,第一眼看上去一點思路都沒有。同學們都說自己處在蒙圈狀態,不敢立意,生怕自己寫錯跑題。同時又懊惱不堪,這就是今年作文的巧處,角度新穎獨特,想要得高分,必須深入分析,體會題目中的深簡辯意?!都t樓夢》屬于古文,古文較現代文比較隱晦,且立意不明顯。其實作文的立意也都隱含在題目之中,只要好好審題,答案就會躍然紙上了。
說完這道引人爭議的作文主題,我們再來前面的題型變化。試題的難易程度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且圍繞著奮斗時代精神建設,立德樹人的根本思想。引導當代青年,奮博時代,握住自己的命脈,永創佳績。并將一些重大的社會事件影響融入其中,主觀題偏多,知識面也更加豐富廣泛,也更為全面。而且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往年的高考語文最后三道一般是選擇題,而今年將其改為主觀題。這也要求考生不僅要理解題目立意,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能寫出正確的詞語。
就算如此,語文分數想要拉開距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平常日積月累,對于詩詞鑒賞,閱讀能力理解等各方面的題,也需要學生們的長久積累。但是良好的心態也是一種境界,也希望廣大考生可以考出滿意的成績。同時對于備考者,把握時代主題,努力學習,奮勇前進。
引言:2022年的高考即將結束,小編帶大家來今年語文試題。6月7日,語文科目的考試結束,就有不少學生發出怨言,今年的語文也太難了。命題組表示,其實,今年高考的語文試題主要就是為了強化基礎,創新了試題,出題也更加靈活,盡量不讓學生成為刷題機器,并且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以及能力素養。
2022年高考語文主要有四套試卷,無論是哪一套試卷,作用都是為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展現新時代的成就。試題充分發揮語文的人文學科的優勢,在哪梁選材上,著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革命文化,咐卜讓學生能夠在立足當下的前提下,面向未來進行創新。其二,試題也充分關注青年人的成長,緊扣當代的主題,比如全國乙卷的作文是關于北京是兩次奧運會的舉辦地,促使學生能夠擔當起歷史責任,努力實現中國夢,并且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能力。此外,2022年高考是“雙減 ”政策衡緩穗實行之后的第一年高考,在命題上,講究強化基礎,不會刻意提高或降低課程標準,而且難度設置也符合學業質量水平的要求。還有一點就是這次的試題與教材的重點有關系,引導學生要重視教材,引導教師在課堂上下工夫,而不是投機取巧的讓學生課外補課。最后一點,命題出現了創新,現在的試題更加開放,考點也更加靈活,材料的文體以及組織形式也更加多樣,不局限于原來的史傳文。無論怎么說2022年的高考語文考試已經落下帷幕,現在能做的就是分析今年的試題,吃透真題,拿捏住命題組的想法。作為教師要針對今年新出來的變化,靈活的的教育學生,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