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我要自學 > 初中 > 九年級 > 初三

初三化學知識點匯總,化學初三知識點歸納筆記

  • 初三
  • 2023-05-08
目錄
  • 化學九年級全一冊知識點歸納
  • 化學初三知識點歸納筆記
  • 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文檔
  • 初中化學必背基礎知識
  • 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精華)

  • 化學九年級全一冊知識點歸納

    失敗乃成功之母,重復是學習之母。學習,需要不斷的重復重復,重復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其實任何科目的學習 方法 都是不斷重復學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化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上冊化學必背知識點

    化學常見物質顏色匯總

    1、白色固體: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除了逗握有顏色的固體,其他固體一般為白色。

    2、黑色固體:炭粉、鐵粉、CuO、MnO2、Fe3O4;注: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HgO、紅磷;注:硫磺:淡黃色。

    4、溶液的顏色: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為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氨氣)、SO2、HCl(皆為無色);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空氣、稀有氣體注: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6、有毒的:氣體:CO。

    初中化學必備化學反應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點燃=CO2

    2、硫在氧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3、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4、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5、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Cu+H2O

    6、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溫=2Cu+CO2↑

    7、碳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溫=4Fe+3CO2↑

    8、鐵和硫酸銅溶液:Fe+CuSO4=Cu+FeSO4

    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實驗

    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步驟:

    “茶(查)、莊(裝)、定、點、收、利(離)、息(熄)”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盛裝藥品,連好裝置

    “定”試管固定在鐵架臺“點”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收”收集氣體“離”導管移離水面

    “熄”熄滅酒精燈,配禪停止加熱。

    2、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山賣慶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3、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4、用CO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

    “一通、二點、三滅、四停、五處理”

    “一通”先通氫氣,“二點”后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三滅”實驗完畢后,先熄滅酒精燈,“四?!钡鹊绞覝貢r再停止通氫氣;“五處理”處理尾氣,防止CO污染環境。

    5、電解水的實驗現象:

    “氧正氫負,氧一氫二”:正極放出氧氣,負極放出氫氣;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

    6、組成地殼的元素:養閨女(氧、硅、鋁)

    7、原子最外層與離子及化合價形成的關系:

    “失陽正,得陰負,值不變”:原子最外層失電子后形成陽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價;原子最外層得電子后形成陰離子,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價;得或失電子數=電荷數=化合價數值。

    8、過濾操作: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

    “二低”:(1)濾紙的邊緣低于漏斗口(2)漏斗內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3)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9、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②傾倒液體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③濾紙破損

    10、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②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略向下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氣體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④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

    ⑤凡是用長頸漏斗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斗的末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后一定要處理尾氣。

    ⑧凡是使用還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一定是“一通、二點、三滅、四?!?/p>

    11、催化劑:一變二不變(改變物質的反應速率,它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不變的物質是催化劑)

    氧化劑和還原劑:得氧還,失氧氧(奪取氧元素的物質是還原劑,失去氧元素的物質是氧化劑)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復習資料

    考點1.原子的構成

    ⒈構成原子的粒子

    質子: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帶電

    電子: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⒉在原子里,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不顯電性。

    考點2相對原子質量

    ⒈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碳-12原子質量的1/12。

    ⒉表達式:Ar=其他原子的質量/(碳-12的質量×1/12)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符號為“Ar”,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⒊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考點3。元素

    ⒈元素的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⒉元素的種類決定于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

    ⒊地殼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質量分數):氧、硅、鋁、鐵,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⒋生物細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氫、氮。

    考點4。元素符號

    ⒈元素符號: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元素。

    ⒉書寫:

    ⑴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O、S、C、P等。

    ⑵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⑴表示一種元素;⑵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注意:當元素符號所表示的原子能直接構成物質時,它還能表示“某單質”。)例如:

    ①表示氫元素

    H2H:表示二個氫原子

    ②表示一個氫原子注意:元素不講個數,2H不能說成二個氫元素。

    ①表示鐵元素

    Fe②表示一個鐵原子3Fe:表示3個鐵原子

    ③表示金屬鐵

    考點5物質組成、構成的描述

    ⒈物質由元素組成: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⒉物質由粒子(分子、原子、離子)構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⑵水銀是由汞原子構成的。

    ⑶氯化鈉是由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構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每個水分子是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初三化學知識點梳理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知識點整理歸納精華版

    ★初三化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

    ★初中化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

    ★初中化學??贾R點歸納

    ★九年級化學上冊考點梳理整理大全

    ★初三化學知識點梳理2021

    ★初三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化學初三知識點歸納筆記

    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有很多。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質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化學與工業、農業、日常生活、醫學、材料等均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后產生了二氧化碳基慶等物質?;瘜W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傳統的化學常常都是關于兩種物質接觸、變化,即化學反應,又或者是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的過腔信程。

    這伍鋒輪些變化有時會需要使用電磁波,當中電磁波負責激發化學作用。不過有時化學都不一定要關于物質之間的反應。光譜學研究物質與光之間的關系,而這些關系并不涉及化學反應。

    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文檔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8、空氣污染的危害:嚴重損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保護:加強咐知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衡敬消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9、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稿耐。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種均有可能發生爆炸。

    初中化學必背基礎知識

    初三化學人教版知識點

    1、碳的單質

    (1)金剛石:天然最硬的物質,不導電,無色透明、正八面體形狀的固體。

    (2)石墨:深灰色的有金屬光澤而不透明的細鱗狀固體。導電性良好,是自然界最軟的物質之一。

    (3)木炭、焦炭、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咐能力。

    (4)C60:一個C60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用于材料科學和超導體。

    2、碳的化學性質

    (1)常溫下很穩定。

    (2)可燃性:A 氧氣充足:C+O2===CO2

    B 氧氣不足2C+O2===2CO

    (3)還原性

    例碳與氧化銅的反應。

    現象:黑色粉未變成紅色,生成的氣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C+2CuO===2Cu+CO2↑

    例:與氧化鐵反應:3C+2Fe2O3====4Fe+3CO2↑

    3、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大理石和鹽酸

    (2)原理橋弊含:2HCl+CaCO3===CaCl2+H2O+CO2↑

    (3)操作步驟:A 檢查氣密性B 加大理石C 連接裝置D 加鹽酸E 收集氣體。

    4、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A 無色無味的氣體B 密度比空氣大得多。C 、標況下,1體積水溶解1體積CO2

    (2)化學性質。A :不支持呼吸和燃燒

    B:與水反應 H2O+CO2=====H2CO3 H2CO3====H2O+CO2↑

    C 、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CO2+Ca(OH)2====CaCO3↓+H2O (中考必考的)

    D 、與碳反應CO2+C===2CO

    5、一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的氣體。

    (2)化學性質:A 毒性:CO 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

    B .可燃性: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藍色。CO+O2== =CO2

    C .還原性:CuO+CO====Cu+CO2 Fe2O3+3CO====2Fe+3CO2↑

    初三化學知識歸納

    一、溶解性

    口訣:鉀、鈉、銨鹽、硝酸鹽;氯化物除銀敏笑、亞汞;硫酸鹽除鋇和鉛;碳酸、磷酸鹽,只溶鉀、鈉、銨。 氫氧化鈣硫酸鈣,微溶于水要記牢。 【補充】

    1、元素化合價口訣:鉀鈉銀氫正一價,鈣鎂鋇鋅正二價。鋁三碳四氧負二, 氟氯溴碘負一價。金正非負單質零,正負總價和為零。

    2、原子團化合價口訣: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負三記住磷酸根,正一價的是銨根。

    3、溶液顏色口訣:銅藍、亞鐵綠、鐵黃、高錳酸鉀紫

    4、七字沉淀——“一藍一紅褐五白”

    ●藍色:Cu(OH)2●紅褐色:Fe(OH)3●白色:Mg(OH)2 BaCO3、 BaSO4 、CaCO3、 AgCl ★其中BaSO4、卜態AgCl既難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

    5、判斷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十對粒子——“一水兩氣七字沉淀”

    +-+2-+2-+-①生成水:H+OH→H2O H+O→H2O②生成氣體↑:◆H+CO3→CO2↑+H2O ◆NH4+OH→NH3↑+H2O

    ③生成沉淀↓:七字沉淀——“一藍一紅褐五白”

    -3+-★ Cu2++OH→Cu(OH)2↓(藍色)★Fe+OH→Fe(OH)3↓(紅褐色)

    --★ Mg2++OH→Mg(OH)2↓(白色)★Ba2++CO32→BaCO3↓(白色)

    ---★ Ca2++CO32→CaCO3↓(白色)★Ag++Cl→AgCl↓(白色)★Ba2++SO42→BaSO4↓(白色)

    6、表中涉及到三種揮發性酸:HNO3、HCl、H2CO3應密封保存; 四種微溶物質:Ca(OH)2、Ag2SO4、CaSO4、MgCO3;

    “——”表示三種不存在或遇水就水解的物質:AgOH、Fe2(CO3)3、Al2(CO3)3

    二、離子共存及常見離子檢驗

    1、 若離子之間發生離子反應,離子間便不能在溶液共存:

    2+ 2--2+3+2+ 2-2+

    (1)生成沉淀物:Cl-與Ag+; Ba與SO4; OH與Cu、Fe、Mg; CO3與Ca2+、Ba等

    + +2-(2)生成氣體:OH-與NH4、H和CO3

    (3)生成水

    2、 此外要注意:題目要求的在酸性溶液還是堿性溶液、或者溶液是無色還是有色

    3+2+2+

    常見的.有色離子:Fe黃色、Fe淺綠色、Cu藍色、MnO4-紫色

    初三化學知識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①均一:各部分性質、濃度、密度、色澤等相同。

    ②穩定:當水分不蒸發、溫度不變化時,溶液不分層、不沉淀。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 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常見的溶劑:水、酒精、汽油;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一般把水作為溶劑;)

    2、能區分溶液中的溶質、溶劑(如:碘酒、糖水、生理鹽水、高錳酸鉀的水溶液、石灰水);

    3、知道溶液、溶質、溶劑之間的質量關系(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及質量比。

    4、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 生活中常見的乳化現象:如:肥皂漂洗衣服、洗潔精洗碗筷、牛奶、農藥等。

    二、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1、 在一定的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反之為不飽和溶液。

    2、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換:

    飽和溶液轉為不飽和溶液

    ①增加溶質;②蒸發溶劑;③降低溫度;

    不飽和溶液轉為飽和溶液① 增加溶劑;②升高溫度;

    結晶: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現象,叫做結晶。(結晶 和溶解都屬于物理變化)。(結晶方法: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

    三、物質溶解與溫度的關系

    ⑴酸堿溶于水,放出熱量,溫度上升;如:硫酸、氫氧化鈉等。

    ⑵絕大多數的鹽溶于水,吸收熱量,溫度下降;如:硝酸鉀、氯化銨等。

    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精華)

    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名稱和符號非金屬:O氧H氫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屬:K鉀Ca鈣Na鈉Mg鎂Al鋁Zn鋅Fe鐵Cu銅Hg汞Ag。

    但是想要看懂和真正走進這個新世界,必須花費一定的功夫。初中化念中學是高中化學的墊腳石,能夠在高中輕松學化學,那么初中化學的基礎可要打扎實。

    構成凳高培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物棗唯質的變化及性質,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猜你喜歡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