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圖片幼兒園?那么,端午節圖片幼兒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給你一個關鍵詞:廈大白城
出了車站(終點站吳村車站)
找bus站,上有 廈大白城的車。都可以。
打的15左右。
那是最熱門的看海地點
可以打968969,漳廈的士調度。一個人30。
直接說去廈大白城沙灘那里。一個半小時左右吧。
鼓浪嶼是一定要去的。還有可以去中山街逛逛。
單獨看海的話————
長途客運漳州直達廈門車站 20元/人 (早上6.30-晚7.30)直達大巴70-80分鐘到。在路上攔的那種中巴要兩個多小時才到!
方法1.
轉 出租車 到客運碼頭25-35元
前往鼓浪嶼(船票去免費!回來3元/人)
只看海的話直接左轉去海灘?。ê孟袷亲蟀桑?br/>要上去玩的話買票!在半山腰!套票有4各地方,不建議!那個啥博物館沒啥看得,倒是海底世界不錯!
方法2.
搭出租車去環島路 或 湖里山炮臺(建議去)在山上就可以看到海了!還有大炮!
還有很多景點都可以去看一下!不過游玩鼓浪嶼+湖里山炮臺 大約就要一個白天了!
建議:1.在外地游玩搭出租車比較方便!尤其是夏天!
2.下車后買份地圖。有婦女拿在賣!4-6元/份 全廈門的!
3.最好到了廈門以后就買返程票!我們當時就是六點半的時候回到車站買末班車的票,結果人家賣完了!只搭中巴會漳州!
4.建議做大巴車!
大巴走高速,路況好.時間短一個來小時,直達廈門中途不停車
中巴走國道、省道,路況較差時間長兩個多小時.還隨時停車上客!
好了!祝您們端午玩的愉快!分數!給我吧
兒歌《五月五》。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拔妩S”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年齡段
主要目標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年齡段
序號
活動內容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小班
1參觀端午節的環境
社會
集體
2好吃的粽子
科學
分組
3綠豆糕
藝術
分組、區域
4劃龍船
健康
體育、游戲
5一起過端午
綜合
集體
7端午節親子活動
綜合
年級組活動
5熱鬧的賽龍舟
語言、社會
集體
6龍舟競賽
健康、社會
集體
7一起過端午
綜合
大帶小活動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
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
一、內容來源。
端午節那天,孩子們來到幼兒園里,興高采烈地談論著粽子的味道,有的還悄悄地把鴨蛋帶到幼兒園,互相比較誰的蛋美……。于是,端午節成了幼兒交談的焦點,他們還向我提出了有關端午節的一系列問題,讓我在一時之間也難以招架。心想與其一一解說,還不如設計一個主題活動,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動探索、獲得體驗、尋求答案,也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做做中主動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及來歷。
二、探究過程。
第一次活動:
主要環節有:回憶端午節,在這個環節中讓幼兒講講端午節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看欣賞端午節人的傳說,表達自己的感受,畫畫端午節人們的活動等,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精心構思。并要求:把你在端午節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畫出來,注意選擇合適的底色表現節日的歡樂氛圍。但從幼兒的反應及畫面來看,端午節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很難體現,小朋友參與的機會及孩子們的興趣點沒能抓住。且在這次活動前由于沒有創設環境,如:布置一些端午節的圖片、粽子、賽龍舟的圖片或者一些蘆葦葉、大米、讓幼兒親手包一包等,環節比較單一,活動下來效果不是太好。
第二次活動:
通過第一次活動情況,我們年級組對第二次活動及時作了調整。主要環節有以下幾個方面:1、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在這環節中老師給幼兒講了屈原的故事并介紹了端午節兩項主要慶?;顒?、包粽子、劃龍舟的意義。讓幼兒對端午節的來歷有個了解。2、包粽子、吃粽子?;顒又杏變和ㄟ^包粽子、吃粽子知道了粽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3、制作龍舟。這里讓幼兒欣賞了龍舟大賽的錄像和圖片,激起幼兒自制自玩的興趣。4、劃龍舟。組織幼兒進行逗龍舟大賽地。船頭的幼兒頭帶龍的頭飾,其余兒童排成一隊坐在龍舟里,按鑼鼓節拍作劃船動作。也可兩舟之間開展競賽,哪隊動作整齊哪隊為勝。5、活動延伸??梢酝ㄟ^學唱《過端午》,畫畫《賽龍舟》來增強過端午節的感受。
本次活動我們克服了上次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顒油ㄟ^包粽子、吃粽子、制作龍舟、劃龍舟大賽等活動讓幼兒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端午節的樂趣。但也發現,幼兒的需要沒能得到很好的滿足,既然幼兒多粽子感興趣,那么我們不妨把逗粽子地作為重點,讓幼兒來發現粽子的種類、包粽子的方法有哪些,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第三次活動。
我們年級組針對上次活動的情況對第三次活動作了設計,還利用了家長資源,主要是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幼兒觀察粽子;知道了粽子有很多種;吃粽子,把吃粽子的感受用語言完整、流暢地與同伴交流;包粽子。請幼兒講講媽媽、奶奶的包粽子的方法。然后自己看圖片,學習包粽子的方法,最后每位幼兒介紹自己包粽子的體會;(如怎么成功地包一個粽子,有沒有想出其它的包粽子方法等等)然后把自己包的粽子送到廚房。在本次活動中,整體感覺是很流暢,各個環節都是在很自然、輕松的狀態中進行著的, 通過活動,我們有以下體會:
1、師幼互動好。
在組織活動時,各環節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幼兒主體的關系。教師對孩子的啟發引導方面把握的很好,切合幼兒的實際水平,讓孩子敢說、敢做,探索欲強,激發了幼兒學習興趣。充分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
以上就是端午節圖片幼兒園的全部內容。